一、了解游戏规则
首先,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规则。微乐麻将采用国标麻将规则 ,玩家需将手中的牌组成特定的牌型才能胡牌。了解牌型 、番种、计分等基本规则,将帮助你更好地制定游戏策略。
二、提高牌技
1. 记牌:记住其他玩家打出的牌,有助于推测剩余牌面及可能的牌型 。
2. 灵活运用牌型:熟练掌握各种牌型 ,以便在合适的时候出牌。比如,当你的手中有杠子时,可以灵活运用杠牌、碰牌等技巧。
3. 控制节奏:不要急于出牌 ,保持稳定,在合适的时候出关键牌,掌控局面 。
三 、合理利用资源
1. 道具:微乐麻将中有各种道具可以帮助你获胜。合理利用道具可以扭转局面 ,比如使用“换牌”道具,可以将手中的无用牌换成其他牌型。
2. 求助: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发起求助 ,向其他玩家请教或寻求协作 。善于利用求助功能,可以让你受益匪浅。
四、避免常见错误
1. 轻信运气:切勿过分依赖运气,以为好运会一直伴随着你。在游戏中,稳定和技巧才是关键 。
2. 不留余地:当你的手中只剩下一个对子时 ,最好保留一个安全牌,以免点炮给其他玩家。
3. 忽视防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牌面,也要注意其他玩家的出牌情况。通过合理防守 ,降低点炮的风险 。
4. 固执己见:不要固执己见地按照自己的打法进行游戏。善于倾听其他玩家的建议,灵活调整策略,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五、总结
微乐捉鸡麻将小程序开挂神器下载安装虽然是一款休闲游戏 ,但同样需要技巧和策略。通过熟悉规则 、提高牌技、合理利用资源以及避免常见错误等手段,你将更有可能成为赢家 。在游戏中,保持冷静、稳重的心态至关重要。只有心态好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此外,与高手切磋交流也是提升游戏水平的途径之一 。加入微信小程序微乐麻将的社群,与其他玩家分享经验 、探讨技巧 ,共同提高游戏水平。同时,观看高水平玩家的对局回放也是学习的好方法。观察他们的打牌思路和策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将大大提升你的游戏水平 。
总之 ,微乐捉鸡麻将小程序开挂神器下载安装虽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但通过掌握技巧和策略,你将有更多机会在游戏中获胜。不断学习和实践 ,你将逐渐成为微乐麻将的高手,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祝你游戏愉快!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 ,专业,及时,全面 ,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市值风云
作者 |萧瑟
7亿商誉已超公司营收三倍 。
“并购是一门艺术 ”,此言不虚。
因为并购远不止是数字和条款的堆砌,其融合了估值博弈、规则周旋、时机把握等多重因素 ,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创造性。
就以思林杰(688115.SH)收购青岛科凯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科凯电子”)为例,这笔交易自2024年9月起开始筹划,至今共发布过6版交易草案 、经历过3次交易所问询,前后拉扯了近一年时间 。
随着思林杰在7月31日披露最新交易方案及问询回复 ,这次漫长的并购迎来关键进展,今日我们便聚焦于此。
失意者联盟
先来看并购方思林杰,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 ,主营工业自动化检测仪器,主要产品为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机器视觉产品、自动化生产测试设备等,下游集中于消费电子产线。
其中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的收入贡献超过50% ,是思林杰的核心产品。
(来源:思林杰2024年年报)
顾名思义,这是整机中的一类组件产品,是检测仪器行业模块化趋势的产物 。
相对于传统的仪器仪表 ,思林杰的模块化方案虽在效率与成本上占优,但定制化程度更高 、通用性不足,在复杂或多场景检测中并不具备优势。
(来源:思林杰2024年年报)
再来看标的公司科凯电子 ,这是一家军工企业,主营产品为高可靠微电路模块,包含电机驱动器、光源驱动器、信号控制器等,应用于弹载、机载 、车载、舰载等军工领域的伺服控制与照明控制系统。
(来源:思林杰公告)
根据2025年的科创板重组新规 ,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应当处于同行业或者上下游,而思林杰与科凯电子至少在产品应用领域方面是云泥之别 。
但对于语文表达登峰造极的上市公司来说,这都不是事儿。此前多次问询中 ,为证明这一点,思林杰一再强调自己和科凯电子技术相通,给出的理由是双方产品都是模块化电子部件 ,均采用了模块化、微型化的设计理念。
(来源:思林杰公告)
此外,思林杰还表示:自己以数据算法等软件实力见长,而标的公司电子元器件硬件能力突出 ,双方互为电子核心上下游关系 。
不知道这样的理由,能不能说服大家?
在风云君看来,两家公司的真正共性反倒在于艰难处境:一个业绩萎靡不振 、一个IPO铩羽而归 ,并购前的日子都不如意。
受限于狭窄的需求空间,思林杰的营收规模极其有限,历史峰值也就两个多亿的水平,2023年时受消费电子景气下行影响还出现了一波30%的大幅下滑 ,至今仍未见起色,2024年仅有1.85亿。
(来源:市值风云APP)
收入规模缩水的同时,刚性支出却是一直存在的 。因此利润端自2023年起持续疲软 ,2024年仅微利1,527万后,2025年一季度已陷入亏损。
(来源:市值风云APP)
相比于思林杰 ,科凯电子的业绩虽然要好上不少,但其2024年营业收入自3.08亿降至1.64亿,净利润自1.67亿降至1.00亿 ,下滑幅度均在4成以上,原因大概率与彼时“十四五”中期规划调整、军品采购计划延后相关。
(科凯电子财务信息,来源:思林杰公告)
因此 ,其IPO之路却远不如思林杰顺利 。
科凯电子还曾在2023年6月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IPO申请并获受理,后在2024年4月经历三次问询撤回材料,IPO就此折戟。
14亿吞57亿,不用自己掏1分钱
要说这起交易最引人瞩目的地方 ,还得是两家公司悬殊的估值差距。
截至2024年9月6日交易首次披露时,思林杰的总市值仅为14.33亿。反观标的公司科凯电子,其在2022年9月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中的估值就已经29.3亿了 。
若要论IPO时的估值 ,就更高了。根据科凯电子2024年3月最终版招股书,其计划发行不超过6001万股募资10.01亿,按发行前34 ,000万股的总股本计算,发行前估值达56.71亿,接近思林杰的4倍。
(来源:科凯电子招股书)
此外 ,科凯电子的股权结构相当集中,王建绘、王建纲 、王新和王科家族四人直接持股78.04%,并能控制81.32% 。
而思林杰方面 ,实控人周茂林的控股比例只有36.8%,并购操作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控制权旁落。
(来源:思林杰年报)
在交易具体方案公布前,这次并购更像是科凯电子的借壳上市。但在2024年9月的交易预案初稿中 ,思林杰管理层明确表示,此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上市,公司控制权不会发生变更 。
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个关键转折点在于科凯电子估值的断崖式下跌。
2025年初的资产评估报告显示 ,经历2024年业绩大幅滑坡后,其估值已骤降至21.02亿,不到一年时间蒸发了近六成。
即便如此 ,21亿的体量对于思林杰来说仍是巨大挑战 。为此思林杰选择仅收购科凯电子71%股权,并以“股份+现金”的方式支付。
(来源:思林杰公告)
根据最新修订的交易方案,思林杰的收购对价为14.20亿 ,其中发行股份支付5.63亿。按每股16.74元的价格,思林杰将向科凯电子原股东发行约3,363万股新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的33.5% 。
此次发行将导致总股本显著增加,实控人周茂林的控股比例预计从36.8%稀释至24.5%。单看这一变化,其控制权似乎岌岌可危。
不过由于拿到了近9个亿的现金对价,王建绘、王建纲、王新 、王科四人最终仅获得739.51万股思林杰股份。交易完成后 ,四人合计直接持股比例约7.4%,控股比例约11.2%,完全无法构成威胁 。
(来源:思林杰公告)
那么思林杰承担得起剩余8.57亿的现金支出吗?
说来就来 ,思林杰同步启动了配套融资计划,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定向增发募集5亿现金,全部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及相关费用。
(来源:思林杰公告)
对于剩余的近4亿现金 ,截至2024年末,思林杰账上货币性资产有8.51亿,而有息负债只有3 ,500万的短期借款,足够支付。
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些钱也大都来自IPO时的募资 。
还是2024年末 ,总计9.75亿的募集资金中,包括尚未投入项目的3.93亿、原计划用于补流的1.30亿,以及从超募资金中划拨用于补流的2.50亿,三者合计贡献了高达7.73亿现金。
简单总结一下 ,思林杰先利用军采停滞的窗口期压低标的估值,再通过保留标的少数股权、现金定向兑付的方式减少新股发行数量保住控制权,最后凭借IPO募资结余以及再融资解决现金兑付压力。
发现没 ,整个过程,上市公司竟然不用自己出1分钱 。不知道最终掏腰包的机构和散户们,此时作何感想?
当然 ,思林杰的精妙设计能否得偿所愿,最终还需等待交易所和证监会的审核。
7亿商誉悬顶,IPO撤回不简单
有意思的是 ,在撤回IPO一年后,2025年3月科凯电子在现场督导中被查出IPO期间存在虚增研发投入 、收入确认混乱、采购与成本内控缺陷等问题,可见其IPO撤回并非简单的主动终止。
但王氏家族仍对科凯电子的未来充满信心 ,并做出了高额的业绩承诺:2025至2028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000万、1.2亿、1.5亿和1.8亿,四年累计承诺总额达5.4亿 。
(来源:思林杰公告)
从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看,科凯电子实现净利润4883.80万元,已完成当年承诺目标的50%以上。
(来源:思林杰公告)
与这份高业绩承诺相伴的则是高商誉风险。尽管思林杰在此次并购中压低了标的估值 ,但仍需确认高达7.32亿的商誉 。该金额占思林杰2024年末总资产的21.7%。
高额商誉悬顶 、带病资产证券化,这样的并购能够符合“并购六条 ”支持硬科技协同、资源整合的政策初衷吗?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自并购消息释放以来 ,思林杰先后在2024年9月和2025年5月迎来两波翻倍级行情。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其总市值已逼近50亿,并购尚未完成 ,预期也已被兑现得七七八八。
(来源:市值风云APP)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 、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