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腾讯微乐麻将外卦神器下载安装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 ,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 ,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微信】安装软件.
1.腾讯微乐麻将外卦神器下载安装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微信】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辅助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亲 ,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
1、起手看牌
2 、随意选牌
3、控制牌型
4、注明,就是全场 ,公司软件防封号 、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
2022首推。
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效果全额退款 ,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 弊辅助软件 。软件提供了各系列的麻将与棋 牌辅助,有,型等功能。让玩家玩游戏 ,把把都可赢打牌。
详细了解请添加《》(加我们微)
本司针对手游进行破解,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
2 、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 ,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
4、打开某一个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说明:腾讯微乐麻将外卦神器下载安装是可以开挂的 ,确实是有挂的,。但是开挂要下载第三方辅助软件,
时光网特稿 臭名昭著的“中俄国际大劫案”再次搬上大银幕——由韩三平 、刘德华联合监制 ,邱礼涛执导的电影《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张涵予、刘德华、黄轩 、文咏珊、谷嘉诚等人共同主演。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曾在1990年代初在引发广泛关注 ,并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 。影片在国内上映4天后票房已过2亿,片中不少动作场面相当火爆,但也有一些女性角色被侵犯的镜头引发争议 ,事实上在真实历史里,发生在那趟列车上的罪恶远比电影更让人不寒而栗。
中俄国际列车劫案,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中国与俄罗斯通行的国际联运列车上,一连串的劫车案。其中最严重的一起,要数1993年5月26日,北京至莫斯科的3/4次国际列车劫案 。此案常被误解 ,直认作“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 ”,其实只是众多劫案中最具代表性一例。此趟列车在俄行程四天,遭多伙劫匪洗劫 ,共达五轮。
北京至乌兰巴托、莫斯科的K3/4次列车,途经中 、蒙、俄三国,从1960年开始运行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行的第一趟涉外列车,从二连浩特出境,全程7818公里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后 ,中苏关系日渐正常化,而苏联解体后缺乏轻工业产品的俄罗斯对中国商品的大量需求,刺激了中俄边贸的发展。
当时由于缺少发货渠道 ,北京到莫斯科的K3/4次国际列车,成为最重要的货物通道。原本冷清的K3/4次国际列车几乎成了中苏贸易的专列 。跑一趟俄罗斯就变成“万元户”,巨大的诱惑使大批“国际倒爷”上了这趟国际列车。
这趟列车从北京站始发,北京倒爷占大多数 ,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正当职业 ”,或者是刑满释放的两劳人员。漫长的6天6夜,让这些寂寞难耐的倒爷在车上开始熟悉起来 ,从“独行侠”乌合成“帮派”。
这些欠下赌债的倒爷,很快发现国际列车的一个漏洞:
依边境协议,中国乘警在二连浩特列车出境的时候下车 。蒙古的警察却不上车执勤 ,而且他们不大爱管中国人的内部事情。从中国出境到莫斯科这6天6夜,没有警察执勤!列车上除了北京倒爷,还有一些福建、上海倒爷 ,以及组织偷渡出国的浙江蛇头。
北京倒爷盯上南方倒爷和浙江蛇头,他们先是在列车小偷小摸,后来发展成抢劫 。从1993年开始 ,他们手持瓦斯枪 、砍刀,疯狂抢劫、强奸、血洗国际列车。最终,发展成以牛顿、苗炳林 、赵金华、朱兴金为首的四大抢劫团伙。
《莫斯科行动》电影中,张本煜扮演的一撮毛和尚语贤扮演的赵娜、文咏珊扮演的真真和谷嘉诚扮演的苗子文都是情侣档身份干抢劫 ,真实事件里就存在雌雄大盗 。
赵金华和朱兴金是一伙的,这对雌雄劫匪被道上的人称作赵二姐和朱三哥。赵金华是个东北女人,最初也是个普通的倒爷 ,后来发觉列车抢劫比倒货要赚钱多了,她便加入了朱兴金的团伙,最后当上了朱兴金的姘头 ,成为了这货劫匪的另一个领头人。
赵金华能混出头不只靠美色,她是有点本事的 。她深知人情关系的重要,曾花3000美元从俄罗斯警方手里将另一个劫匪头子苗炳林保释出来。
从此她在劫匪中混得风生水起。其他团伙的人只要看到包厢桌上摆着一包翡翠牌香烟 ,就知道这是赵金华看上的肥羊,没有人敢和她抢 。
赵金华的姘头朱兴金本来也是倒爷,早期赚了几十万 ,结果沉迷赌博把钱输了个精光,朱兴金回不了国干脆以抢劫国人为生,渐渐地在K3列车上培养出了自己的势力。
牛顿本来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北京家庭,当上倒爷后被抢了几次钱 ,就和邵迅一样,他被逼加入犯罪。本来温文尔雅的牛顿在几次作案后逐渐丧失了良心,越来越不择手段。他也曾受过赵金华的照顾 。据一个落网的劫匪回忆 ,赵金华曾帮牛顿告诉他哪个包厢的倒爷有油水刮,还曾教他用枪。牛顿用的是左轮式瓦斯枪,赵金华则用五四手枪。她还点拨牛顿:“你这枪不行 ,得用真家伙 。”
苗炳林则是四人中最早开始抢劫勾当的。他本来就是一个通缉犯,流窜到国际列车上开创了这种丧心病狂的发财道路。除了赵金华外,其他三人都是北京出生的 。K3次列车劫匪也以北京人为主。
“3·10轮奸案 ”。1993年3月10日 ,江苏南京某单位女工会干部高女士出访莫斯科 。在6天6夜的旅途中,这位江南女子先后被10名劫匪集体轮奸了三次而无人相助。后经查明,主犯是北京倒爷贾小明。
“4·26轮奸案” 。1993年4月26日 ,一位从南方某省停薪留职的女记者刚出莫斯科车站,便被一伙中国劫匪挟持轮奸。
“5·26特大抢劫 、强奸案”。1993年5月26日到31日,北京至莫斯科K3次国际列车驶出国门后,先后遭到四个抢劫团伙的劫掠。四伙劫匪手持瓦斯枪、匕首、电棍 ,抢劫20多名中国旅客的护照和钱财,强奸 、轮奸3名妇女,打伤、刺伤多人 。被抢劫的金额达7000多美元 ,另有几十万卢布和大量的人民币及金首饰等财物。
媒体多以“中俄列车大劫案 ”笼统代称,是当年诸多劫案中案情最为复杂,影响最为恶劣的一起 ,也是中国十大要案之一。作案前,他们则假扮旅客与乘客搭讪,确定哪个有钱 ,谁带的什么货,踩点之后跟同伙“点道”,互相串通然后分头作案 。
“尽管他们团伙作案 ,但谁抢到钱就算谁的,作案散伙后,又会加入其他团伙继续作案。”北京铁路公安局艾安军处长在回忆中提到。
据公开资料,列车离开中国边境后 ,中国警察按规定下车,但俄方、蒙古方并未在车上配备警力 。打劫列车的歹徒多持致命武器,一个包厢一个包厢地抢。拒绝交出财物的男旅客遭遇毒打 ,强行搜身 、翻行李,而女旅客则被要求脱光衣服,将藏在内衣里的钱“上交 ”。 对待反抗的旅客或跳窗逃跑的旅客 ,歹徒持械伤害,甚至停下列车,下车追砍 。
据当时的旅客回忆 ,因为列车上多是到俄罗斯淘金的中国人,歹徒起初还会有所顾忌,但到了后来 ,干脆毫不手软,即使是熟人也会遭抢。尤其是“中俄列车大劫案”时,列车旅客反复遭抢,旅客携带的钱财、首饰、物资洗劫一空 ,可谓吃干榨净。
当时在国际上的影响极为恶劣,很多旅客都不敢再乘坐这趟列车 。经过中俄联手侦办,从1993年2月开始到6月间 ,共有4大犯罪团伙在国际列车上和莫斯科作案100多起,抢劫财物价值人民币数百万元。
1993年10月,中国警方捣毁多个犯罪团伙 ,抓获嫌犯七十多人,仍有少数逃脱,流窜欧洲一带。四大团伙及其他零散劫匪 ,共六十多人,经审理判罚。
其中,三十一人被判无期徒刑以上刑罚(连死刑) ,十四人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同年10月,国际刑警发布红色通缉令,全球通缉其中一伙要员宗立勇。1994年4月,四个犯罪头目均被判处死刑。
在中俄列车大劫案中 ,有部分犯罪分子逃亡十余年,最终还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2011年6月25日,在桂林警方进行的“清网行动”中 ,52岁的贾小明戏剧性地进入警方视野。根据市民举报,警方发现居住在桂林市叠彩区芦笛路的一名中年男子,常年混迹于棋牌室 、游戏机室 ,没有正常工作,形迹十分可疑。在其经常出没的一家游戏厅,警方将其当场控制 。
随后 ,通过上网比对,警方确认该男子正是被公安部网上通缉了18年的在逃嫌犯,参与了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的贾小明。
被抓时面对民警询问 ,贾小明始终坚称自己是桂林本地人,但却无法说出自己所持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最终,当地民警用桂林特有的发音提了一个问题,才使得一脸茫然的贾小明彻底露馅 。
北京人贾小明 ,中学毕业后去了通县插队,1978年回城后,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工作。1979年 ,贾小明因扒窃被劳教两年。劳教结束后,一直没有正当工作 。后来,他在东单地区干起了个体户 ,主要就是销售服装。其间,他与一名比自己小10余岁的女子结婚,并有一个儿子。
1990年 ,贾小明发现身边很多人开始上国际列车往俄罗斯倒服装,并且挣了很多钱,心动的他加入了远赴俄罗斯淘金的队伍。1991年 ,贾小明花钱托人,以留学名义申请办理了一张去匈牙利的护照,出国前,他与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 。
“我当时都是从木樨园进皮夹克 ,一趟跑下来可以净赚1万多呢! ”被抓后谈到当年干倒爷的经历,贾小明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自称在1992年由于护照到期,回到了北京 ,由于桂林有亲戚,便决定暂时去桂林发展。“我在桂林待了一段时间后,也听父母说过有公安部门来家中找自己 ,当时我就想肯定是因为当年我偷俄罗斯人钱包的事情被发现了 。”贾小明说。
“隐居”桂林时,贾小明不再使用自己的名字,由于不敢找工作 ,他用从家里带来的两万余元现金,做起小买卖,并用表弟的名字开户炒股。“我开过饭店 ,干过洗发屋,都是有声有色的,挣了不少钱 。 ”贾小明说。
几年前,他在棋牌室打牌时 ,与一名比自己小13岁的女子结识,并很快同居。被抓获后,贾小明坚称自己从未参与过列车劫案 ,“当时列车上根本就没有这种事情,我也没听说过,真的” 。
2012年 ,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曾潜逃18年的原国际列车系列抢劫、强奸案案犯贾小明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贾晓明犯抢劫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强奸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两罪并罚 ,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2011年7月22日下午,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出境处 ,一名男子在等候的队伍中不停地东张西望。办理出境手续时,该男子迟疑了一下,将护照递到边检民警小王手里 ,就是这个动作,让边检民警警惕起来。小王发现,发现该男子的护照用名是“李勇” ,而在出境卡上填写的却是“宗立勇”。在系统内查询该名字,电脑上显示出“公安部通缉犯 ” 。
据介绍,当时值班室已悄然布置了控制区 ,防止男子逃跑。民警问道,“你的名字?宗立勇是谁?”听到宗立勇几个字,男子立刻大声嚷嚷起来 ,情绪激动地说自己是澳大利亚人,警方无权扣押他。
在宗立勇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有一本日历,他对边检民警说 ,这是为了记住日子,逃亡这么久,是数着日子过的 。
宗立勇曾经很有名 ,他有个外号叫“东城老七”,在去莫斯科的北京倒爷中很有实力。18年前,他揣着发财梦 ,以出国留学的名义办理护照去莫斯科做起了“倒爷 ”。
抢劫事发后,宗立勇“亡命天涯”,几乎走遍欧洲各国 ,他改名“李勇”,并于2006年潜回国内 。 宗立勇害怕行踪暴露,因此不敢找工作 ,一直靠赌博为生。
被抓获的哪天他本打算去澳门赌博,但是在办理出境手续时,竟鬼使神差地在出境卡上填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
2011年8月28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五象广场 ,正在举办一场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的公益活动 。当地著名慈善家、千万富商“林永海 ”被邀请到场。在这场公益活动中,“林永海”将一如既往地慷慨捐款,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温暖。
突然 ,几名操着北京口音的便衣男子悄然进入活动现场,在“林永海”眼前出示完警官证之后说:“18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跟我们走吧 。 ”
几天后,林永海的真实身份被公之于众,全国震惊。这个林永海 ,就是另一名参与中俄列车劫案的逃犯邵迅。
2012年02月09日,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中俄列车大劫案嫌犯邵迅进行公开宣判。法院判决邵迅抢劫罪名成立,但其主动退赔 ,认罪态度好,可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 。
1995年,峨眉电影制片厂联合嘉禾电影(香港)有限公司 ,和新香港电影公司。制作了根据本案侦破过程改编的电影《中国十大奇案之中俄列车大劫案》,剧本由参与案件侦破的北京铁路公安局警官艾安军(上文曾提到)编写。当时有意参与此项目的制片厂较多,最终确定由峨眉电影制片厂联合港方拍摄 ,由麦当杰导演、吕良伟主演 。
2012年,CCTV-12频道根据本案摄制了普法栏目剧《中俄列车大劫案》。2018年由夏雨 、吴优等主演中国大陆电视剧《莫斯科行动》亦基于本案创作。
在新片《莫斯科行动》首映礼上,中俄列车大劫案亲历者 ,也是纪实报道《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的原作者,电影总顾问艾安军亲临现场 。
他观影后激动地表示,影片仿佛让自己回到了30年前:“我是亲历者、参与者、全面的记录者 ,当时的亲历者有些已经不在了,但这些故事都在我的心里面。”
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截至目前观影人数已超4000万。近日 ,影片发布一组场景细节图,解读诸多镜头设计背后的巧妙暗喻,断壁残垣如峰峦崎岖“山河破...
8月7日,动画电影《非人哉:限时玩家》官宣预售开启 ,影片将于8月16日全国公映 。作为国民动漫IP《非人哉》的十周年特别呈现,此次神仙团十周年团建之旅,将...
暑期档动作犯罪爽片《捕风追影》发布“杀疯了!”版终极预告及“斗到底! ”版终极海报。预告中 ,“狠戾狼王”傅隆生(梁家辉 饰)一开场便以迅猛之势上演了...
日前,音乐剧电影《魔法坏女巫2》(Wicked: For Good)发布角色海报,西方邪恶女巫埃尔法巴(辛西娅·埃里沃 饰)和北方善良女巫格琳达(爱莉安娜·格兰德 饰)亮...
近日 ,电影《如果有腿,我会踢你》发布全新预告。影片于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提名了主竞赛单元金熊奖,主演萝丝·拜恩也凭借该片获得银熊奖最佳主角奖 。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诚聘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CTV6广告招商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 ,权威,专业,及时 ,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喜乐
2024年,晶泰科技 、黑芝麻智能等首批18C特专科技企业登陆港股时,市场对AI、半导体、自动驾驶等热门赛道的追捧 ,曾让这类企业成为资本风口上的“香饽饽”。然而进入2025年,风向陡转——港股市场至今未完成一单18C企业IPO,12家已递表企业里 ,希迪智驾 、五一视界二次递表仍难破上市瓶颈。从资本热捧到发行冰封,这场骤变,折射出特专科技企业在商业化验证与市场预期间的深刻矛盾 ,也暴露出热门赛道光环下暗藏的多重风险隐患。
2024年9月1日,港交所针对18C特专科技章节的改革正式生效 。此次改革对特专科技拟上市公司的最低市值标准进行了下调,具体分为两类情形:已商业化公司的最低市值由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 ,未商业化公司则由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其中,已商业化公司指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收益至少达2.5亿港元(即满足商业化收益门槛)的特专科技公司;未商业化公司则指上市时未达到这一门槛的企业。该调整为暂时性政策,实施期为三年 ,自2024年9月1日起至2027年8月31日止 。
3家已上市18C公司上市后火速增发圈钱? 二级活跃背后基本面仍无改善
当前港股市场中,共有3家已上市18C公司及12家已公开递表的18C公司。3家已上市公司均按18C改革前的市值标准完成上市:晶泰控股上市时为未商业化公司,市值达180亿港元;黑芝麻智能及越疆均为已商业化公司,上市时市值分别为159亿港元、75亿港元 ,均超过改革前的标准(未商业化公司100亿港元、已商业化公司60亿港元)。
借助香港闪电配售机制及港股二级市场复苏的东风,3家已上市18C公司,在上市半年到一年内前后开始“圈钱” 。其中 ,晶泰控股通过两次增发合计募资32.2亿港元,为IPO募资规模的三倍。两次增发间隔仅一个月,明显是抓住市场窗口加速融资:第二次增发价格为6.10港元/股 ,较第一次增发价格4.28港元/股溢价43%;募资规模更是从11.3亿港元增至20.9亿港元。对比两次增发的募资用途可见,2025年1月的募资规划相对具体,而2025年2月的用途仅为在前次基础上进行简化删减——更加说明了公司“圈钱 ”目的 ,反映出募资规划的仓促性 。
黑芝麻智能为三家18C公司中后市场表现最差的,上市至今跌幅达31%。公司于2025年2月17日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随后借势于2月19日启动增发 ,然而增发价(23.20港元/股)较IPO发行价(28.00港元/股)折价17%。增发后股价持续下跌,最低跌至14.50港元/股,较增发价下跌近38%;最新收盘价19.30港元/股,仍低于IPO及增发价格 。这一表现或与业绩披露的模糊性相关:2024年正面盈利预告显示 ,全年收入预计4.5-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60%),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净额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48.55亿元);而实际业绩中,2024年录得收入4.74亿元 、利润3.13亿元 ,虽基本符合预告,但年内经调整亏损净额达13.04亿元(较2023年扩大),这一关键信息却未在预告中提及 ,实际业绩与市场预期形成落差。
越疆呈现出独特的“高股价、弱业绩”特征:作为IPO时市值最小的企业(约75亿港元),其上市至今涨幅达188%。公司于2025年7月15日进行增发,发行规模约10.4亿港元 ,发行价更是达54.30港元/股,较IPO发行价溢价189%。然而其业绩整体平淡: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公司收入为3.74亿元,同比增长30.3% ,扣非后净亏损0.95亿元,同比收窄仅7.7% 。通常而言,业绩出现较大变动时公司会发布预告以提示市场,但截至8月22日 ,越疆仍未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或暗示其业绩无明显起色。此外,公司研发投入显著低于另外两家:2024年研发支出仅0.72亿元 ,占营业收入的19.2%,而黑芝麻智能、晶泰控股的研发开支占比分别达302.6% 、157.0%。作为特专科技公司,充足的研发投入是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越疆当前的研发水平不禁让人质疑其是否偏离特专科技属性 。
2025年18C IPO发行遇冷 希迪智驾 五一视界二次递表后仍无重大进展
尽管3家已上市18C公司在股权融资及二级交易层面活跃度较高,且后续递表的18C企业紧扣机器人、AI、自动驾驶等热门概念,但真实的市场拓展情况远非概念炒作那般乐观。18C改革落地后 ,虽有12家公司递交招股书,但2025年至今尚无一家完成上市,尤其在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创近4年新高的背景下 ,18C IPO发行就更显冷清,与改革预期形成反差。
整体来看,12家递表的18C公司2024年收入均超过2.5亿港元,达到商业化门槛 ,上市时市值满足40亿港元即可 。但即便门槛降低,基本面薄弱、商业化路径模糊 、前轮估值过高或过低的公司,在港股IPO仍面临挑战。例如 ,从商业化门槛角度来看,港交所18C规则认定最近一期经审计收益至少达2.5亿港元,而12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都是2024年刚刚摸到商业化门槛便冲刺上市 ,其商业化路径的稳定性暂未得到验证。连续两年达到商业化要求的公司仅有五一视界、仙工智能、瑞为技术三家 。
目前进展最快的当属希迪智驾:公司于2024年11月7日首次递交招股书,并于2025年1月3日收到证监会反馈,2025年5月8日二次递交招股书并更新2024年业绩。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07%达到4.1亿元 ,然而公司亏损却进一步扩大至5.8亿元,同比扩大124%,这种“增收不增利”的模式无疑引起了市场质疑。此外 ,在2024年2月最新一轮C+轮融资中,希迪智驾整体估值已达90亿元——老股东希望IPO时维持甚至溢价该估值,而IPO投资者则参考40亿港元的门槛测算,公司估值陷入两难境地 。
五一视界也于2025年5月3日二次递交招股书 ,并更新2024年全年业绩,然而公司并未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不排除在监管沟通方面仍存在压力。值得注意的是 ,公司2024年虽然录得了收入的小幅增长及亏损的小幅收窄,然而改善的主要方式之一竟是缩减研发开支及减少研发人员: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仅0.58亿元,同期减少43% ,研发团队人员更是从2023年1月的约250人减少至2024年12月的约118人。这种“以牺牲创新换短期业绩 ”的做法,与特专科技企业的核心属性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