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了解游戏规则
首先 ,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规则。微乐麻将采用国标麻将规则,玩家需将手中的牌组成特定的牌型才能胡牌。了解牌型、番种、计分等基本规则,将帮助你更好地制定游戏策略 。
二 、提高牌技
1. 记牌:记住其他玩家打出的牌 ,有助于推测剩余牌面及可能的牌型。
2. 灵活运用牌型:熟练掌握各种牌型,以便在合适的时候出牌。比如,当你的手中有杠子时 ,可以灵活运用杠牌、碰牌等技巧 。
3. 控制节奏:不要急于出牌,保持稳定,在合适的时候出关键牌,掌控局面。
三、合理利用资源
1. 道具:微乐麻将中有各种道具可以帮助你获胜。合理利用道具可以扭转局面 ,比如使用“换牌”道具,可以将手中的无用牌换成其他牌型 。
2. 求助: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发起求助 ,向其他玩家请教或寻求协作。善于利用求助功能,可以让你受益匪浅。
四 、避免常见错误
1. 轻信运气:切勿过分依赖运气,以为好运会一直伴随着你。在游戏中 ,稳定和技巧才是关键 。
2. 不留余地:当你的手中只剩下一个对子时,最好保留一个安全牌,以免点炮给其他玩家。
3. 忽视防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牌面 ,也要注意其他玩家的出牌情况。通过合理防守,降低点炮的风险 。
4. 固执己见:不要固执己见地按照自己的打法进行游戏。善于倾听其他玩家的建议,灵活调整策略 ,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五、总结
微乐吉林麻将开挂神器下载虽然是一款休闲游戏,但同样需要技巧和策略 。通过熟悉规则、提高牌技 、合理利用资源以及避免常见错误等手段,你将更有可能成为赢家。在游戏中,保持冷静、稳重的心态至关重要。只有心态好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
此外,与高手切磋交流也是提升游戏水平的途径之一。加入微信小程序微乐麻将的社群,与其他玩家分享经验、探讨技巧 ,共同提高游戏水平。同时,观看高水平玩家的对局回放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观察他们的打牌思路和策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将大大提升你的游戏水平。
总之,微乐吉林麻将开挂神器下载虽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但通过掌握技巧和策略 ,你将有更多机会在游戏中获胜。不断学习和实践,你将逐渐成为微乐麻将的高手,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祝你游戏愉快!
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
近期 ,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利用严苛合同迫使其超时直播的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未成年人沦为“流量工具”的悲剧时有发生,去年8月某平台17岁主播直播8小时后猝死事件中,涉事公司被指“忽悠未成年人 ,签下霸王条款”。
记者:有MCN机构为降低成本,将目标转向未成年人,用“能出名 ”“赚钱快”吸引他们 ,用“美少女”“萌娃 ”等标签包装,要求其超时长直播。一旦拒绝,便利用合同进行约束 。如何看待MCN机构利用合同强迫未成年人工作的行为?
姚金菊:一些MCN机构强迫未成年人超时长工作的行为 ,是违法的,其本质是利用未成年人缺少法律知识、不懂合同相关法律规则的心态将其与MCN机构绑定。
首先,我国对于合同的有效性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明确规定 ,如果同MCN机构签订的合同,或MCN机构提供的格式合同不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如排除主播解约权 、设定天价违约金、不合理免除机构义务 ,则违反相关规定,条款无效。
其次,MCN机构以本应无效的非法合同为约束、强迫未成年人工作,无论该未成年人是否已满16周岁 ,都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人用工的有关规定,MCN机构则面临包括罚款在内的相关处罚 。情节严重的,如以“雪藏账号”“曝光隐私”“流量绩效 ”等威胁手段强迫超时直播 ,则可能涉嫌违反刑法中的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记者:未成年人一方面心智不够成熟 、涉世未深,另一方面又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这很容易被一些流量至上的MCN机构瞄上。针对这种情况 ,该如何加强监管和治理?
徐红梅:首先要严格规范签约的合法性 。建立涉未成年人合同的强制备案制度,由第三方审核合同条款公平性,禁止包含超高额违约金、无限续约等霸王条款。对于诱导未成年人隐瞒监护人签约、伪造监护人签订同意书的机构 ,应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处罚款。
同时要落实平台与机构的主体责任 。直播平台强制进行人脸识别,并需监护人认证,实时拦截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账号;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主播应核验书面同意书 ,违规者永久封号。建立主播档案(入职前体检/年度体检);禁止深夜直播 、单日超过4个小时直播等不合理条款。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机构列入黑名单并进行公示。
姚金菊: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提高监管效能 。网信等部门通过常规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MCN机构涉及未成年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力度 ,并不断加大网信、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
发挥平台治理的优势与效能。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对MCN机构中的未成年人账号或未成年人直播时长 、内容等进行监督 ,降低相关流量热度,并通过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通道加强监督 。
完善社会共治。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应当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学校应当帮助未成年人塑造正确的网络观,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从而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形成家校共治合力。
记者:平台能否强化源头治理,对违规安排未成年人出镜直播的账号及背后MCN机构采取“一刀切”“不得转世”的处理?
姚金菊:平台对于违规安排未成年人出镜直播的网络账号以及背后的MCN机构,采取“一刀切”“不得转世 ”的处理方式 ,这种措施强调平台监管责任,会在平台端起到一定效果,但可能出现对成年人注册 、未成年人偶然出镜的账号误封,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MCN机构的责任 ,从而导致平台在内部监管的过程中对MCN机构的权利进行不当限制 。
徐红梅:相关平台在网信等部门的督导下,可以通过“技术拦截+信用惩戒+法律追责”这一套机制,实现对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主播的源头治理 ,杜绝套利的空间。
记者:从长远来看,能否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 ,彻底终结一些MCN机构将未成年人视为“赚钱工具”?
姚金菊: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劳动法均将16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界定为“未成年工 ”,这实质上承认了该年龄段群体相较于年幼未成年人具有更高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自主性,并在严格限制下赋予其从事特定劳动的资格。如果明确立法禁止有可能不利于部分16周岁至18周岁未成年人的发展 ,并且和现行法律体系有所冲突 。
法律应当保持客观理性和谦抑性,尤其是在面对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时,法律应当在保护与自由之间进行价值平衡 ,既要避免因明确禁止而对自由产生不当侵害,又要避免因自由而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徐红梅:想要彻底终结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需要建立如下制度体系:
进一步立法明确直播活动属于“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的营业性活动”,直接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禁止性条款。
建立违法行为的惩戒措施 。签约未成年人的 ,按照签约人数每人处以10万元至10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永久不得进入此行业;采取非法手段逼迫未成年人直播的 ,追究刑事责任。
做好相关配套措施建设。直播平台对入驻MCN机构进行资质核验,若放任签约未成年人主播,则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责任。
同时 ,限制约定解约赔偿金额上限不得超过主播实际收入的20%,以杜绝机构天价索赔牟利 。教育部门与平台共同推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课”,明晰盲目做“网红梦 ”的利害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络观。
□本报记者赵丽
□本报见习记者丁一